“我是钟扬,一名工作在青藏高原的植物学家,一名来自上海的援藏教师。”微笑着说这句话的钟扬已经离开半年,留下的是16年间西藏行路50万公里,是他与团队高原跋涉采集的4000万颗种子,是未来百年中国种质财富。 “总会觉得钟扬老师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钟老师播撒的一粒粒种子,已经在他的每一位学生的心底、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同学们依旧按照之前的实验计划如期照料滴水湖的红树,定期前往自然博物馆做志愿者和讲解员,西藏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和实验室。每当我们想起钟老师,总会有一种由心底而生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荆棘和曲折,攀登一座又一座科研高峰。想对钟老师说,您意外中断的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这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遗传学专业硕士生杨熙,隔着时空的呼唤。 钟老师的故事传扬开来,在更多人心头荡起浪涛。那颗种子,在青年心底破土发芽。 梦想之花需要细心呵护才能绽放 “作为一名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时常会问自己,读书究竟为什么?钟老师不凡的一生给予了我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那就是追梦与攀登。正如钟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样‘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我们应胸怀梦想,将自己的所学与社会发展、国家需求和人类命运相结合,要将个人发展与新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王鹏翔说,“追梦的过程就像钟老师一次次攀登青藏高原,他在西藏的坚守,告诉我们梦想并不是触手可及的,它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去悉心呵护,梦想之花才能绽放。钟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这个时代留下的精神之光,将会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教授,在钟老师去世后,曾写下这样一幅挽联:演讲传真知,谈笑间天宽地阔深入浅出,大智慧;挚友何日论旧文?播种育伟业,征途上山高水急千辛万苦,硬汉子;后人谁敢续新篇!“我为自己失去如此智慧杰出的科学挚友悲痛,更为国家失去坚忍不拔的战略资源收集保存者感到失据!我甚至责怪钟扬:你为什么那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的生命不属于你,而属于你心中的梦,属于我们时代伟大的事业。” 这几个月,读了关于钟扬事迹的多篇报道,看了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的视频后,他领悟了,自己对钟扬的理解太少了。“他感觉到了时间给他的压力,他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全力去实现‘种子’无限的梦想。作为他的挚友,我只能激励我自己,以他的精神为动力,为建设祖国战略科学资源积累、整理、共享和挖掘的体系,努力到无能为力。” 因为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一位只听过钟扬一堂课的学生说,钟老师的课终生不忘。他对生物学的态度,在科学以外,透着对人类命运、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与关怀。下转◆7版 (上接第1版)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思想的启发,是一生莫大的财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徐驭尧,对钟扬教授与红树林的故事,印象格外深刻。“和一般的封闭大棚不同,种植红树的棚子是拉开‘透风’的,大棚内外空气可以自由流动。当时正是冬天,周围的树木都有些蔫,棚里的红树苗倒是非常精神,这一方面是大棚的作用,另一方面当然也是经过钟老师几代繁育的红树抗寒能力有明显增强的缘故。”后来,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告诉徐驭尧,红树的大棚之所以要拉开“透风”,是因为钟老师等人发现,虽然红树不耐寒、在冬天常常冻死,但是一旦能熬过冬天,这些树苗来年就会更加顽强地存活下去。“我想,这或许和钟扬老师坚忍不拔、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有冥冥中的共通之处吧。” 化学教师孙兴文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向钟老师学习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讲台上,对每一个学生,做到我能做的。在这个校园里,能不能温暖别人,对别人多一份善意,让社会多一份爱。作为一个党员,要向钟老师学习多一点奉献精神,如果每一个人多一点奉献的时候,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员,奉献是很光荣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种子”精神跨越年龄专业领域 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钟扬老师的事迹,引发巨大回响,跨越了年龄、专业领域。这是初心的力量,在这个春天里,催发新绿。 “虽然钟扬先生不在了,但是他的梦想仍会延续,他的希望终有一天会被实现。”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施莲瑶心中,钟扬是一名有理想、有抱负、师德崇高的优秀共产党人。她说,“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不灭,代代传承。” 这几天,�远基因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江立的微信朋友圈首页,被钟扬老师的事迹刷屏了。“且不说钟扬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科研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培育学生的呕心沥血,单说那十几年援藏工作的经历,就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放弃了许多人梦想的厅官职位,投身学术研究填补空白; 他留下妻儿和老人在沪,只身赴藏,不仅收集和保藏了4000多万颗宝贵的珍稀植物种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为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出多位出色的学术‘种子’。即使住院躺在病榻上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时候,他想到的仍然是抓紧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讨论;而当身体略微恢复,又顶着疾病复发的生命危险再上藏区……”张江立一口气说着对钟老师的认识,“虽然我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钟扬的 ‘种子’ 精神足以激励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朝着理想前进。” |
党员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员教育
> 先锋楷模
党员教育
沿着他的攀登之路继续走下去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4-03